中秋烤肉久久一次,也還是要留意烤肉可能對健康造成的影響,像是烤肉的油滴進炭火中,其實就會產生致癌物質,高油、高鈉、高熱量等也容易增加身體負擔,特別是假期許多民眾烤的往往不只一攤。奇美醫學中心營養科曾郁芳營養師建議烤肉時留意簡單4觀念,享受美味也能兼顧健康!

烤肉別滴油進炭火小心致癌!營養師推3烤法助避免傷身。

曾郁芳營養師表示,烤肉之所以香,主要在於高脂動物食材的油脂滴進高溫炭火中溶解,如五花肉、牛小排、香腸、培根等。但可別為了香就這麼烤,因為這香氣當中其實容易帶有名為「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」的有害物質,吸入體內容易增加罹癌風險,且也會沾黏在食物上,不知不覺吃下肚

另一方面,上述這樣烤法也容易使食物產生另一種有害物質「丙烯醯胺」,這是烤焦的食物會發現的致癌風險,雖說近年其引發癌症的說法醫學上已有不同觀點還有待定論,但不必要的風險能減少一個是一個,建議還是避免為佳。

曾郁芳營養師建議,民眾在烤肉的時候可以用烤盤來代替鐵網,或是用鋁箔紙包覆食材隔絕食物與炭火,也可用卡式爐代替木炭,這些方法都有助避免上述問題出現,更有利避免毒害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全球癌症死亡45%可預防!吸菸、飲酒、肥胖最大宗

癌症是現代化國家人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,也是全球重要公衛醫療課題,雖然醫學科技朝向精準醫療個人化發展,如何預防癌症發生仍與一般民眾切身相關。

發表在《刺胳針》的最新研究指出 ,從2019的各項統計數據,可避免的癌症死亡個案接近450萬例,佔全球癌症死亡人數44%以上,其中,抽菸、飲酒、身體質量指數(BMI)過高最有關係。

研究共同作者之一、加拿大公共衛生署監測與應用研究中心流行病學者Justin Lang表示,部份國家缺乏完整癌症統計與病歷資料,導致全球癌症人數及死亡數無法精準估計。研究團隊利用204個國家、350種疾病與死亡統計,分析34種造成死亡的風險因素,以及23種與癌症死亡有關的影響因子以探析差異。

結果顯示,2019年死於癌症的所有男性病人及三分之一以上的女性,都是死於可預防的癌症風險因素,包括吸菸、飲酒、不健康飲食、不安全性行為,以及職場環境中的石棉曝露有關。自2010到2019年為止,這些可預防的癌症風險因子造成的死亡數增加約20%,其中以過重(肥胖)增加幅度最大,特別是在低收入國家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保健食品,健康食品,營養品,魚油(圖/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)

▲魚油含有豐富的DHA、EPA,可幫助維持專注力。

養身風潮當道,愈來愈多人透過補充魚油來維持身體健康。但吃深海魚油究竟有何功效好處?為何需補充魚油,從食物中攝取還不夠嗎?市面上魚油品牌選擇眾多,又該如何挑選真正安全有效的深海魚油?由專科醫師楊智鈞助你了解魚油挑選重點,判斷哪些才是優質的高品質深海魚油!

深海魚油功效好處有哪些?DHA、EPA是什麼?

魚油富含的Omega-3是一種多元不飽和脂肪酸,主要由二十碳五烯酸(EPA)二十二碳六烯酸(DHA)所構成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現代人養生、保健意識增長,也不乏聽到器官養生、排毒時間等觀念,不過你知道什麼時候,什麼器官該休息嗎?中醫師指出,一天24小時可分成不同時段,讓不同器官進行排毒。適時做好排毒,讓內臟保持年輕,還能事半功倍。

中醫師謝彌堅分享5大器官養生排毒小攻略:

1. 肝臟

.最佳排毒時間為凌晨1~3點

.出現症狀:皮膚蠟黃、肝腹水長蜘蛛痣、臉色黯沉及消化道不適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蝦類營養價值高,不只熱量低也具各種營養,對於減重、養生者是相當不錯的蛋白質攝取來源。而吃蝦時許多民眾也會有吃蝦頭的習慣,有人說營養,也有人說有毒,到底哪個說法是真的?怎麼吃蝦更健康?哪些族群較不宜吃蝦、吃蝦時需更留意攝取量?嫚嫚營養師一一解說!

蝦類熱量低、營養價值高,助減重還有利身體抗氧化!

嫚嫚營養師表示,蝦類和魚類同樣被視為優質蛋白質的一種,脂肪含量低且具有較低熱量的優勢,和同樣重量的豬肉相比約僅有一半,因此常見出現在沙拉當中,對想要控制體重、健身者是相當不錯的蛋白質來源。

除了低熱量,蝦類也具有豐富營養,最知名的養分莫過於蝦青素,其抗氧化能力非常優越,若和民眾常聽到同樣具抗氧化能力的β-胡蘿蔔素相比,可高出百倍之多,對於抗發炎、防癌、預防心血管疾病、免疫調節、抗肥胖、保養皮膚等都非常有幫助,保健食品當中常聽到的磷蝦油當中最主要的成分就是蝦青素。順帶一提,蝦青素就是讓蝦類煮熟後,顏色由青轉紅的成分。

除此之外,蝦類的維生素B12、維生素E相對其他肉類來得更高,兩者和紅血球健康息息相關,維生素B12有助造血,貧血眾多原因當中有一種就是因B12缺乏所致。維生素E則可保護紅血球不易破裂,確保紅血球確實的運輸氧氣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台灣的早餐店選擇琳瑯滿目,一看到菜單就「選擇困難症」發作,這也想吃、那也想點。不過,對正在減肥的人而言,卻是每個品項都要精算熱量,除了熱量外,營養師也提醒,盡量選擇原型食物更好,如果對於早餐已經「沒靈感」的人,不妨試試看營養師精選的12種早餐組合,隨意搭卡路里不超標,且還能每天保有新鮮感。

減肥時,你的早餐都怎麼吃?營養師程涵宇提到,當決定開始減肥時,「吃對早餐」可以為一整天定下美好基礎,但若「吃錯食物」會放大我們對吃的渴望,甚至更容易失敗。換言之,吃正確的食物可幫助抑制食慾,就可以輕鬆減少大嗑零食的慾望,並減輕體重。

程涵宇推薦「12種健康食物」早餐幫助減肥,可以任意搭配組合:

1.雞蛋:營養師指出,雞蛋最適合在早上吃,因為蛋白質含量高,早餐吃雞蛋可能會降低食慾,從而促進減肥。研究發現,早餐吃雞蛋會顯著增加飽足感,更重要的是,「能減少當天晚上的進食量。」

2.優格:富含蛋白質、減少飢餓感、減少大吃,還能避免變胖。建議可選擇無糖優格或無糖希臘優格為主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▲▼B群怎麼選/吃?一張圖看懂!營養師教這樣吃效果再提升!。(圖/今健康授權提供)

B群是民眾對於提神常會想到的營養,不過B群的作用也不單只有這樣,有時候看各種醫生也常會被提醒「你平常要補充B群喔。」但B群也有不少種類,到底該怎麼吃?怎麼選?要吃哪一種?簡鈺樺營養師逐一解說!

B群怎麼選/吃?一張圖看懂!不只營養品,食物也吃得到。

簡鈺樺營養師表示,B群為一種「輔酶」,主要的共通功能為輔助營養轉換成能量及代謝,常見如維生素B1、B2、B3、B5、B6、B7、B9、B12等,這些不只在保健食品、營養品中吃得到,很多原型食物也可以攝取。

維生素B1:
又稱硫胺,可維持神經正常、避免末梢神經發炎、防憂鬱、焦慮等。可從如糙米等未精緻的穀類、豬瘦肉、肝臟等食材中攝取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台灣的手搖飲料聞名全世界,許多定居在台灣的外國人,也非常熱愛手搖飲料的滋味與文化,來自美國的崔璀璨(Tristan H.)卻在影片上自白,自己曾經6個月不曾喝過一滴水,只喝手搖飲料度日,所以她特別拍了一則影片實測無糖的手搖飲料是否無糖,並且由營養師做進一步專業的分析。

▲▼來自美國的崔璀璨實測,台灣的無糖手搖飲料,是不是真的無糖?(圖/翻攝自Tristan H. 崔璀璨)

▲來自美國的崔璀璨實測,台灣的無糖手搖飲料,是不是真的無糖?(圖/翻攝自Tristan H. 崔璀璨)

崔璀璨表示,她曾經6個月沒有喝過水,只喝甜的飲料,而且因為太愛喝含糖飲料,所以一度無法喝水,只要喝水就會覺得噁心,而且數據顯示台灣人每年可以喝掉10.2億杯飲料,也可看出台灣人有多愛喝飲料。

▲▼來自美國的崔璀璨實測,台灣的無糖手搖飲料,是不是真的無糖?(圖/翻攝自Tristan H. 崔璀璨)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Z世代(1995~2009年誕生)不同於上幾個世代,這一輩的年輕族群從小即擁有豐富的網路環境,也讓他們從學生邁向職場的過程中,漸漸塑造追求「自我認同」與「彈性空間」的價值觀,甚至有斜槓創業的職涯規劃,究竟現在Z世代的年輕人在想什麼呢?跟著編輯腳步一起了解!

Z世代工作價值觀

1.下班時間到準時打卡

▲Z世代的工作價值觀之一,下班時間到準時打卡(圖/unsplash,下同)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▲▼魚油。(圖/取自Pixabay)

▲魚油對心臟、視力有很大助益,但攝取時也有禁忌要注意。

吃魚油健康好處多?專家揭6大功效原理

大量研究發現,多吃魚的族群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更少。魚油對心血管疾病、神經功能、眼睛視力已被證實有明顯效益。而魚油的主要營養價值來自於深海魚類富含的Omega3脂肪酸,其中以EPA(Eicosapentaenoic acid)、DHA(Docosahexaenoic Acid)為主;EPA有益於心臟、免疫系統與抑制發炎反應,DHA則是大腦、視網膜和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結構 ,它們參與了抗發炎、抗凝血、調整脂肪代謝等重大機制作用。

由於人體本身無法合成EPA與DHA,專科醫師楊智鈞建議,可以從飲食、保健品補充足夠魚油以增加Omega3。研究顯示,魚油不只與心血管健康相關,更對人體具有多重好處: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:Hello醫師/周士閔
醫學審稿:賴建翰醫師

正常人都會有性的衝動和慾望,不過有時候,總會感到自己缺乏性慾,甚至對性愛一點都沒感覺,如果不是自願禁慾,過著出家人清心寡慾的生活,那造成我們性慾低下的原因,有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徵兆。以下將為您整理12種常見性慾低下的原因。

1.伴侶關係出現問題

不管今天您多愛一個人,有時候相處久了,總是會感到過於習慣,以下是伴侶間常導致性慾低下的問題。

-和伴侶的關係持續太久,變得過於熟悉,導致沒新鮮感
-對彼此失去性吸引力
-有未解決的衝突或時常爭執
-溝通不良、缺乏信任
-性功能障礙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為了剷除肥肉,許多專家推薦的瘦身法你都試過卻難以堅持嗎?營養師朱瑞君表示,事實上「好好的吃飯」並在餐前「先吃這5樣食物」就能有效減少瘦身阻力、又能達到清腸道的效果。減肥教父邱正宏醫師也曾推薦這種懶人減肥法,靠著飯前飯後各飲用300c.c.水,就能抑制食慾,減少熱量吸收,是達到減重的有效方法。

營養師朱瑞君在IG上分享,飯前吃5樣食物,讓你瘦得有感:

1.蘋果:利用纖維消耗多餘的卡路里。

2.兩杯水:飯前喝水能讓自己增添飽足感。

3.薑:讓腸胃規律運動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你曾遇過隔天清晨5點的班機;老闆在每周例會總是特別早到;學校明天開學等等,各種重要原因讓你必須早起,但前一晚卻睡不著的情況嗎?睡眠專家表示「擔心是沒用的」,也建議民眾「不要強迫自己入睡」,因為對於睡眠的焦慮將會整夜反覆浮現在腦海中,越想入睡就越容易失眠。

美國南加大凱克學院(Keck School of Medicine of USC)的臨床醫學副教授達斯古塔(Raj Dasgupta)表示,強求是沒有用的,「現實情況是我們越想放鬆,越想進入睡眠狀態,就會越擔心失去寶貴的睡眠時間,因此更難一夜好眠。」芝加哥西北大學的規律與睡眠醫學中心主任茲伊(Phyllis Zee)博士也說,「如果你無法入睡,請不要擔心,擔心是沒用的。」

面對隔天清晨必須早起的「入睡焦慮」,專家們提出了7招建議:

一、不要嘗試不可能的事
除非你是早起的人,否則不要試圖在晚上9點入睡,因為這時間對你的生理時鐘而言太早了,只會讓你徒增煩惱。茲伊建議,可以從晚上8點、9點左右就調暗燈光,把目標設定在晚上10點睡覺。

二、避開藍光
另外,達斯古塔建議睡前2小時務必避免3C產品的藍光或強光,因為它會讓大腦認為「現在還是白天」,有礙褪黑激素等影響睡眠的關鍵激素釋放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現代人長時間使用3C產品,工作時用電腦、下班用手機,一整天眼睛離不開螢幕。而為了保護靈魂之窗,許多人會選擇最快速又方便取得的保健食品,第一個想到的就是「葉黃素」,但營養師指出,眼睛疲勞吃葉黃素「根本沒效」,按照不同症狀,有不一樣的營養素需補充,也提醒大家,最重要的還是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。

眼睛疲勞時該吃什麼保健品護眼?相信許多人答案都是「葉黃素」,不過Donna營養師陳怡錞分享,其實眼睛疲勞吃葉黃素根本沒效。要想改善,營養師建議挑選藻紅素和花青素為主的保健品,且兩者必須足量才會有效;葉黃素則為輔產品,再搭配維生素B群。

不同的症狀也要服用對應的保健食品,陳怡錞說明,像是眼睛乾澀,可選擇配方中有添加智利酒果、花青素、DHA、維生素A;眼壓高則以DHA、花青素、番紅花素為主;而夜間視力不佳、或畏光者,可服用含有維生素 A、鋅、花青素、藻紅素的產品,成分與視紫質形成有關。

另外,白內障或飛蚊症患者,攝取有助於抗氧化的營養素種類愈多元化愈好,因此陳怡錞建議,像是藻紅素+花青素+葉黃素及多種植化素可嘗試。最後也提醒,要想保護眼睛,重點在於養成良好的用眼和飲食習慣才是不二法門。服用保健食品前,也建議可先諮詢專精保健食品的營養師、藥師或醫師,必須找出造成不適的問題源頭,對症給營養,吃了才會有效。

保健食品到底該不該吃?《遠見》邀3學者說分明。(圖/記者嚴云岑攝)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▲▼手搖杯,手搖飲,珍珠奶茶,珍奶,喝飲料,飲料,逛街。(示意圖/視覺中國CFP)

▲醫師提醒,有患者不菸不酒仍罹患大腸癌,原因可能來自每天1至2杯的含糖飲料。

提到大腸癌的危險因子,不外乎是大家所熟知的「紅肉攝取過量、肥胖,或有吸菸、喝酒習慣者」等。不過醫師提醒過去曾有病患並沒有上述這些典型習慣,最後仍確診大腸癌,細查才發現原因就在於她每天都會喝1至2杯的含糖飲料,雖說糖之於癌症尚未有明確關聯,但其中的機轉依舊有爆發癌症的機率。

近期藝人余天二女兒余苑綺直腸癌病逝,也喚起外界對於大腸癌症的關注。根據108年癌症資料統計顯示,平均每30分22秒就有一人被診斷罹患大腸直腸癌。國內外罹患大腸直腸癌名人甚多,包括已逝藝人豬哥亮、賀一航,以及漫威英雄《黑豹》男主角查德維克博斯曼等。

民眾所熟知的大腸癌危險因子中,包括家族或遺傳性因素,有腺瘤型息肉的病史、曾罹患慢性發炎性大腸疾病;經常攝取紅肉、脂肪、肥胖,或有吸菸、喝酒習慣者等。但家醫科醫師陳欣湄在《健康2.0》提到,先前曾遇過一名門診患者,是40多歲、身材有點微胖的女性,原本是要進行營養調理,不過她到診時也向醫師表示,自己已經確診大腸癌第四期,正進行治療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要炒菜時,你是先切還是先洗?營養師表示,「先洗再切」才是對的,因蔬果裡的營養素容易隨著切口處被水流沖走,建議先將菜洗好後再切;此外,蔬果最好也等到要吃時再切,別因省時方便而先切好,否則維生素也同樣易流失。

營養師許育禎在「Ivy營養師的健康教室」提到,蔬菜和水果當中的水溶性維生素,如維生素C、B群和抗氧化劑等很容易被氧化,或是在沖洗時流失,建議把握3大原則,留住更多營養素。

3大原則保留更多蔬果營養:

1. 要食用時再切:

為了省時,許多人習慣先把蔬果切好,等到要煮或要吃時再拿出。但許育禎提醒,像維生素C這類的抗氧化物,怕光、怕空氣、又怕熱,難以留住,所以最好在要吃時再切,避免流失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喝咖啡、吃甜食,讓你胃食道逆流了嗎?」朗朗上口的廣告台詞,正反映著現今許多台灣人所面臨到的狀況。台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曾屏輝指出,自2003年至2020年統計發現,患有胃食道逆流的受檢者比例從15%飆升至44%,其與生活飲食有關。他也分享,若本身胃酸容易逆流,有5大類食物應視個人病況輕重避免。

台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、台大醫學院內科臨床教授曾屏輝在《健康2.0》頻道中指出,現代人因生活壓力、飲食習慣關係,患有胃食道逆流者越來越多。根據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統計,2003~2006年來健檢的成人中,將近15%有胃酸逆流;2009年比例增至29%;直到2020年有近44%受檢者有此問題。

曾屏輝解釋,胃食道逆流有「4C特徵」:

1.很常見(Common):超過40%成年人患有胃食道逆流。

2.複雜(Complex):從生理結構、飲食生活型態到情緒壓力,都可能造成或加重胃食道逆流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▲▼頭皮油味臭翻!醫揭3原因 「正確洗頭頻率」曝:超過會發癢。(圖/今健康授權提供)

圖、文/今健康

頭皮有味道是許多民眾日常的小困擾,為減少、消除味道,不少人會加強洗頭、使用去油洗髮乳、或是用味道較香的洗髮乳,不過這些方法真的有用嗎?日常又可以如何保養以減少頭皮味道?美麗信義皮膚科主治醫師曾奕騰醫師指出常見原因,並分享有助減少味道的方法及洗髮乳挑選原則!

頭皮臭、有味道?醫指可能原因:很常見。

曾奕騰醫師表示,頭皮會有味道是非常常見的,可說是人人都有可能,但如果有正確洗頭仍有明顯味道,就應留意並就醫。頭皮的味道視個人身體狀況、保養和清潔、外在環境而有所不同,原因包含流汗、皮脂腺的油脂分泌、皮屑及角質代謝等,頭皮上的細菌、皮屑芽孢菌等共生菌也扮演一定角色,共生菌將汗液、油脂、角質代謝時也可能產生味道。另外,若頭皮有受傷、發炎、或其他皮膚疾病,例如乾癬、脂漏性皮膚炎等,細菌感染如毛囊炎、疔瘡、或是頭癬等黴菌感染,頭皮出現分泌物時也容易有味道。抽菸、二手菸、油煙、吃燒烤、吃火鍋等,自然環境中的味道也容易沾上頭髮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喝冰水牙就酸到不行、不用抗敏感牙膏根本無法刷牙嗎?小心,這是典型的「牙齒敏感。」醫師表示,除了冰塊、冰水外,柑橘類水果和汽水都容易傷害琺瑯質,造成牙齒敏感,建議吃完這些食物後漱口比較好。

明明沒蛀牙,牙齒卻又酸又痛!牙醫師劉馥萱在個人粉專提到,牙齒敏感是因保護牙齒最外層的琺瑯質遭破壞,使得牙齒深處的牙本質小管暴露,才會發生的敏感現象。

6種容易加速造成牙齒敏感的NG食物:

.橘子:柑橘類的水果比較酸,酸性食物更容易破壞琺瑯質,造成牙敏感,建議吃完後漱口比較好。

.汽水、啤酒:汽水和酒精等含碳酸飲料,容易傷害法瑯質,讓口腔處於酸性狀態,造成牙齒酸蝕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距離開學剩下兩個星期不到,許多家長已漸漸協助孩子收心,調整作息,迎接新的上課生活。營養師也提醒,想要提升專注力,有7大營養素一定要均衡補充,缺少可能會導致專注力不足。其中,早餐更要留意蛋白質的攝取,而雞蛋、豆漿等都是優良的食物來源,建議大家可藉由原型食物補足。

FiTLO營養師何埻安提到,要想提振精神,一定要有均衡的營養並攝取充足熱量,有7大營養素可有助提升精神及專注力:

1.蛋白質:尤其在早餐攝取足夠蛋白質能有效提高專注力。例如雞蛋、豆漿、里肌肉片都是優良蛋白質來源。

2.維生素B群:維持正常新陳代謝,使身體機能正常運轉,缺乏者容易有精神不繼的情況。建議以未精緻的穀類,如:地瓜、麥片,或是未加工的優質的蛋白質如豬肉、魚肉攝取。

3.鐵質:缺鐵容易造成缺氧,造成疲勞、專注力不足。豬肉、牛肉、豬肝都鐵質良好的來源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▲經痛,月經,睡覺,MC,失眠,外漏,生理期。(圖/記者謝婷婷攝)

▲睡覺吹電風扇有傷身一說,來看看研究怎麼說。

文:Hello醫師/張雅惠
醫學審稿:賴建翰醫師

夏天夜晚好悶熱,很多人會習慣開電風扇睡覺,但網路上流傳一則都市傳說,相傳睡覺吹電風扇會猝死,對此,專家表示,睡覺吹電風扇並沒有這麼危險,若有猝死的可能,絕非只是因為電風扇,而是受到環境濕度、溫度、個人體質,以及睡前有無喝酒等因素影響。其實,整晚吹電風扇睡覺,對健康的確有些潛在風險,但卻也有不少好處喔!以下介紹睡覺吹電風扇對人體的影響。

睡覺時吹電風扇的好處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《商業內幕》報導,2022年是全球傳染病擴散的標誌性年份,世界各地都出現不同傳染病激增的現象。但專家指出,這不是新冠肺炎直接導致,也並非一夕之間發生,而是7大複雜因素互相作用、長期醞釀而成的完美風暴,導致全球經歷另一場疫情大流行的機率「可能在未來數十年翻倍成長」。

除了新冠肺炎以外,歐美今年出現兒童不明肝炎,美國佛州的腦膜炎已經奪走至少12條性命,各地還有新生兒致命腸病毒疫情,已在康乃狄格州釀成一名嬰兒死亡,迦納出現首宗馬堡病毒案例,澳洲及比利時也發現白喉症(diphtheria)捲土重來。專家指出以下7項關鍵因素,將導致這些傳染病的爆發速度加快。

1、人類與動物更密切接觸

世界衛生組織(WHO)於2014年估計,75%新興病原體「源自於動物」,而且這個數字在近幾十年來持續增加。新冠正是透過動物傳染給人類,伊波拉、HIV、MERS、SARS、流感及猴痘也都有動物宿主。

隨著氣候變遷迫使人們及動物離開家園,寵物及動物產品在各國傳播,全球肉品需求也達到史上最高,我們與各種動物的接觸遠比過去更多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定期洗牙,不僅可以降低牙齦發炎機率,還能避免口腔異味。不過你知道嗎?其實洗牙並不會讓牙齒變白,也不會使牙縫變大;醫師整理洗牙的4大常見迷思,一次破解。

在台灣,洗牙是半年健保給付的重點治療項目,只要13歲以上,每半年都可洗牙一次。牙醫師葉昭孝在「醫人也醫心,看牙超暖心 - 暖男牙醫葉昭孝」解釋,洗牙最主要的目的,就是透過超音波震動來清除牙菌斑及牙結石。

而牙結石多是堆積在牙齦上方的牙齒表面處,所以定期洗牙能降低牙齦發炎及口腔異味的機率。若是洗牙時有明顯疼痛感和出血狀況,代表牙齦發炎較為嚴重,也就是說,若牙齦健康,洗牙就不會痛。

洗牙的4大迷思和誤解:

1. 會讓牙齒變白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減脂期的你,遇到卡關時最為困擾。除了增加運動量外,營養師也推薦12種「燃燒系」食物,不用花大錢,吃了就能自燃脂,讓熱量自動消耗,像是每天都會碰到的肉、蛋、豆類等,幾小時內就能迅速新陳代謝,讓你輕鬆就「愈吃愈瘦」毫不費力。

減肥族總是在想如何才能瘦,或想再瘦得輕鬆一點?營養師程涵宇分享,善用12種食物,自然就可促進代謝燃燒熱量。以下12種可幫助促進代謝食物一次看:

1.蛋白質食物:營養師表示,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食物,如:肉、魚、蛋、乳製品、豆類、甚至堅果和種子可幫助在幾個小時內就迅速促進新陳代謝。程涵宇解釋,身體會自動消耗更多的熱量來消化蛋白質/食物的熱效應 (TEF),也因此,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可以將新陳代謝率提高15%至30%。同時可保持肌肉質量,減少減肥期間常見的新陳代謝下降,也能長時間保有飽足感,避免暴飲暴食。

2.富含礦物質食物:營養師點名,特別是礦物質鐵和硒,讓調節新陳代謝的甲狀腺能正常運作,包括肉類、海鮮、豆類、堅果種子都可攝取。

3.辣椒:辣椒中的辣椒素可略微提高身體燃燒卡路里的速度,來促進新陳代謝。幫助身體每天額外燃燒約50大卡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每每腸胃炎、胃痛就診後,你都乖乖聽從醫囑「吃清淡一點」就真的只吃白稀飯嗎?外科醫師陳榮堅指出,喝粥養胃的說法其實是錯誤觀念,由於白粥屬於碳水化合物,易刺激胃酸分泌量,因此不只無法養胃、反而更傷胃。究竟在胃部發炎時該怎麼吃?醫師、營養師也分享「最適合菜單」,正確吃才能養胃。

外科醫師陳榮堅在《醫師好辣》節目中分析「喝粥」是意想不到的傷胃行為,在胃部潰瘍或有傷口時,食用易刺激胃酸分泌的碳水化合物,後果更慘。一般而言,正處急性腸胃炎或胃部開過刀情況下,應食用軟質、但要有足夠蛋白質的食物,例如蒸蛋、豆腐或是軟嫩的魚肉。

▲▼腸胃炎別吃粥!醫驚吐:很傷胃 「最適合食物名單」曝光了。(圖/截自《醫師好辣》YouTube)

▲醫師指出,碳水化合物容易刺激胃酸分泌。

陳榮堅接著分享曾收治一名40歲女性,運氣不好胃穿孔,經手術修補後準備出院,她聽從醫囑要攝取清淡、好消化的食物,沒想到2天後即因身體不適、頭暈送急診,檢查發現補起來的傷口在滲血,只能再收住院治療,一問之下得知她返家後「只吃白粥」,偏頗的飲食習慣讓人看了直搖頭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