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可以只用水洗臉嗎?用洗臉巾、洗臉機、洗臉慕斯,這些臉部洗臉方式,在使用「清水」才是完全無負擔的清潔嗎?為什麼越洗越發現T字部位更容易出油、甚至粉刺痘痘不減反增?

洗臉這件看似簡單的事情,其實暗藏很多「小心機」,一不小心呢,就有可能陷入洗臉誤區,很容易讓皮膚出現老化、出油、粉刺、敏感等多種令人心煩的問題。

本篇文章,告訴你其實「清潔、洗臉」不僅僅是去除臉上油脂和代謝角質、汙垢、皮脂出油,洗臉步驟是上妝品前的重要操作,也是皮膚保養第一步驟。

如果臉上頻繁出油、長痘痘時,只需保持正確的洗臉步驟、方式同時合併較溫和成分的洗臉產品(洗臉巾、洗臉慕斯),才可以真正有效果的去除油脂和汙垢、代謝角質,讓後續肌膚保濕、修護等護理操作提供最基本的肌膚狀態,才可以達到上妝服貼的膚況。

洗臉好處是什麼?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多吃蔬菜、水果有助身體健康。醫師表示,若只能推薦一種青菜,「青花菜」絕對是營養冠軍,不僅能改善便祕,還能預防口腔癌和胃癌。

翔展診所院長傅裕翔在「你的主廚醫師 傅裕翔 高齡醫學內科 新北五股成泰 長照養生抗老慢性病專業」表示,青花菜是蔬菜中的營養冠軍,如果只能推薦一種青菜,不論以醫生或是廚師的角度,我都推薦青花菜!」

青花菜營養素豐富且齊全,可一次補充多種微量元素。傅裕翔表示,綠色比白色花椰菜更營養,並點名青花菜的4種好處:

1. 營養豐富齊全

有維生素A、C、鈣、磷、鐵、鈉等礦物質,維生素C尤其豐富。綠色青花菜比起白色花椰菜,在膳食纖維、蛋白質、維生素A、β-胡蘿蔔素、維生素C等營養上,都更加突出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▲▼「深蹲傷膝蓋」網怕爆!醫解答:能增肌健骨 示警1種人不要做。(圖/今健康授權提供)

 

近期深蹲受到關注,不少網友討論認為深蹲傷膝蓋不好,對此恆新復健科診所院長史考特(王思恒)醫師表示,正確良好的深蹲並不會傷膝蓋,即便姿勢不良,影響也不會大到形成損傷。而若能作出良好的訓練,對身體有不少好處。

網傳深蹲傷膝蓋?醫:並不會。正確助養骨骼、肌肉,好處多!

史考特醫師表示,深蹲對人體的好處,主要可增加肌肉量、肌肉力量、骨骼密度等。視鍛鍊方式不同,若為徒手伸蹲可訓練臀大肌、股四頭肌、股二頭肌等臀部至大腿肌肉。若為負重、手持壺鈴等,則可同時訓練核心肌群、背部肌肉。而肌肉、骨骼提升,也會間接對免疫功能、新陳代謝、骨骼健康、血管健康等帶來正面影響。當然對於心血管健康主要還是以有氧運動為主,如競走、慢跑等,若能搭配輪流進行更佳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臉部長痘痘、粉刺、毛囊炎的全臉痘痘位置,該怎麼消除才不會重複長痘痘?額頭長痘痘、下巴長痘痘、鼻子長痘痘、這些不停長青春痘的原因到底是什麼?為什麼皮脂腺分泌會重複讓毛孔阻塞、甚至讓毛孔粗大越明顯?

嘗試好多抗痘方法,透過無數抗痘成分保養,卻發現「長痘痘」、「皮膚發炎」、「毛孔粗大」的危機,全是人體皮膚上的皮脂腺增生,受到荷爾蒙及後天不良習慣、氣候、空汙環境刺激影響,導致皮脂分泌物和多重細菌種類同時組合而成,最後演變粉刺不停生長,痘痘不斷冒出。

本篇文章,將告訴你,如何根據專業皮膚科醫師建議,快速「消除全面痘痘位置」,同時掌握真正有效「抗痘成分」,並合併後天養成的「抗痘方法」,與規律的「抗痘計畫」,就可以長效保持代謝循環,讓痘痘肌保養也能無負擔擁有光滑肌膚。

長痘痘怎麼辦?為什麼臉上痘痘一直長?

長痘痘(痤瘡)是常見的皮膚問題,根據西醫、中醫合併理論,導致痘痘長不停原因很多種,不同青春痘與痘痘位置表示不同的體內問題。一般而言,皮膚分泌作用,透過汗腺、皮脂線、角質異常及基因遺傳以及賀爾蒙失衡、壓力、甚至過於滋潤保養成分,都是易導致毛孔阻塞、讓臉上痘痘位置(額頭長痘痘、鼻子長痘痘、下巴痘痘)長滿的因素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運動後出現噁心嘔吐等反胃感,可能是血糖過低、運動強度高等原因所造成。醫師表示,吃太飽、空腹過久都可能導致此現象;若平時有嘔吐困擾,應注意飲食內容與時機,以及水分補充是否充足等。

醫誠堂中醫診所院長黃胤誠分享,曾有一名有「運動嘔吐」困擾的患者,每次只要開始運動10分鐘後,就會出現反胃感,嚴重時還會乾嘔,甚至直接嘔吐,雖不會危害身體,但這種體質讓他十分困擾。

黃胤誠指出,從中、西醫觀點來看,運動嘔吐可能是4種原因造成:

1. 運動後血糖過低

若在空腹過久或節食、吃太少的情況下運動,可能會因血糖過低,出現反胃、蒼白、冒冷汗、頭暈、心悸、顫抖等狀況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B群該在早上還是晚上吃,相信不少人都會回答「早上」!營養師宋明樺解答是錯的,但並非指早上不能吃或一定要晚上吃,仍得看是哪一種維生素B。她分析,若本身是勞累人、需要提振精神,就得在早上服用B1、B2,至於情緒起伏或壓力大,需快速動腦導致睡眠品質差者,挑選B3、B12晚上吃最好,至於綜合維他命B群則要靠「自我做實驗」。

營養師宋明樺在《醫師好辣》節目中提到,B群是個大家族,依照個人需求服用時間點的確不同,像是B1、B2是參與三大營養素蛋白質、澱粉、脂質能量代謝轉換所需,因此常有很多人說吃B群提振精神,主要是B1、B2所扮演的角色,本身若屬容易疲勞者、需要活力與精神,選在早上服用B1、B2是對的。

宋明樺接著說,若針對本身情緒起伏較大,或是工作壓力大,甚至像是工程師動腦動得快、常會因情緒受影響而使得睡眠品質變差的人,建議在晚上服用B3、B12,其具有穩定情緒、幫助入睡的功效。

▲▼B群幾點吃才對?營養師解答了。(圖/截自醫師好辣YouTube)

▲宋明樺一張圖帶你看,維生素B群分種類何時吃效果最好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▲▼吃堅果有益健康,但是堅果的油脂多,吃多容易變胖。(圖/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)

▲杏仁果具有相當高的營養價值。

杏仁果作為食品,深受人們喜愛,常見作為蛋糕或餅乾等甜點的其中食材。而杏仁含有相當高的營養價值,能夠降低人體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,還有足夠的維生素及礦物質。

其實杏仁總共分為3種,名稱容易和杏仁果混淆,若是挑錯種類,不僅風味不佳,可能還會帶來毒素!《Hello醫師》將介紹杏仁的種類,以及對人體有甚麼功效,食用上的禁忌是如何。

杏仁分3種:北杏仁、南杏仁、杏仁果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現代人最常見的眼部疾病包括白內障、黃斑部病變、青光眼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,這些眼部疾病的風險則取決於年齡、遺傳、慢性疾病和生活型態、飲食方式。不過,如何保養靈魂之窗,營養師推薦從「飲食」著手,有六種營養素是可抗藍光又防眼睛乾澀。

長時間用眼,包括看電視、滑手機時間過長、工作長期使用電腦,小孩學習寫功課或常使用3C產品,都要特別注意呵護眼睛健康。營養師程涵宇說,有9種營養素可優化眼睛健康,包括2種蔬菜還可抗藍光、2種魚類則是防眼睛乾澀等,保護眼睛避免受有害光線的傷害,減少眼睛退化性疾病。

▲▼營養師推薦9種營養素可護眼。(圖/營養師程涵宇提供)

▲營養師指出,缺少維生素A、C、E等,對於眼睛會造成傷害。

營養師程涵宇分享9種護眼營養素: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超級食物(Superfood)」被定義為對健康非常好、甚至對某些疾病有幫助的食物。不過營養師表示,這個名詞可能只是個行銷手法,背後不一定有足夠科學基礎,只是食物中含有特別高的抗氧化物、維生素或其他營養素。

MedTerms網站定義超級食物為,非醫學名詞,因傳播媒體普及指可能有健康助益的性質(例如減少生病或改善生理或心理健康的任何面向)的食物。營養師張宜婷在「營養小桃氣-宜婷營養師」發文說明,大部分的超級食物為植物性,因其含有豐富植化素,具有抗氧化、抗發炎甚至抗癌作用而被稱之。

張宜婷介紹4種常見、具有超級食物功效的本土食材:

1. 地瓜

地瓜屬於全穀雜糧類,鉀、纖維和β胡蘿蔔素含量豐富,對腸道健康、抗氧化及體內礦物質穩定、血壓恆定都有幫助。不同顏色的地瓜含有不同抗氧化物,如紅色地瓜有茄紅素,紫色地瓜有花青素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與其透過魚油等保健食品補充營養,不如多吃「深海魚類」補充DHA與EPA?高敏敏營養師透過社群貼文指出,長輩常說「吃魚會變聰明」,主要原因為魚肉中含有豐富的Omega-3不飽和脂肪酸;其中DHA有助於孩童腦部及視力發育、延緩成年人腦部和視力退化,EPA則有抗發炎、預防血栓形成、保護心血管、降低慢性病風險等效果。

▲▼「10大營養魚類」排行出爐!鮭魚竟跌出3名外。(圖/潮健康授權提供)

高敏敏營養師表示,不僅只有孩童需要魚類的營養,成年人若自覺認知功能下降、工作效率降低、甚至注意力不集中時,不妨適度攝取以下10種魚類,補充足量的DHA與EPA(以下為每100g之數值):

1.鯖魚
DHA:4503mg/EPA:2851mg

2.秋刀魚
DHA:2548mg/EPA:1407mg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泡湯、桑拿是日本盛行的文化之一,然而,日本醫師列出「9大NG養生觀念」,包含洗三溫暖讓身體冷熱交替的做法並不健康,溫泉療法本身其實沒有實際療效,以及長時間睡眠也無法達到儲備體力的作用等。醫師提醒,這9大錯誤迷思有的或許無傷大雅,但有些甚至可能造成反效果,讓人越來越疲憊。

一、「洗三溫暖能恢復精神?」
日本雜誌「女性セブン」採訪兩位醫師秋津壽男、望月理惠子指出,洗三溫暖時先在蒸氣桑拿室忍耐到極限後,突然跳進冷泉池會導致短時間內血管劇烈收縮,讓心臟像跑馬拉松一般承受負擔。建議注意泡澡和蒸氣浴的時間不要太長,若有出汗或呼吸困難就要馬上離開,再用冷水淋一下手腳就可以。

二、「泡半身浴刺激排汗?」
有傳聞半身浴比全身泡澡更能刺激排汗,但事實上,全身和半身浴的流汗量並無太大差別,也沒有科學根據指出泡半身浴對身體更好。

三、「洗澡最佳水溫40℃?」
攝氏40度的水溫可能太熱了,尤其是睡前洗澡時,若用40℃的水來洗澡可能導致體溫過高,讓交感神經活動更加旺盛,妨礙入睡,大約38℃的水溫就很適合。

四、「每天洗澡、泡澡?」
現居波士頓的內科醫師大西睦子表示,人體皮膚是透過表面油脂和微生物的平衡來維持健康,如果每天過度洗澡、泡澡或者使用太多清潔產品,就有可能洗掉皮膚的油分和正常的細菌,破壞平衡,導致皮膚乾癢和發炎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▲▼芭樂「這時間點吃」防致癌物形成!超狂9好處曝光 籽別挑掉。(圖/今健康授權提供)

芭樂營養價值高、價格親民,整體CP值非常高,且雖營養講究多元均衡,但若是真的不知道要吃什麼水果才好,每天兩份水果中選一份吃芭樂也可以是個很好的選擇。劉怡里營養師建議,民眾日常可視自己的目的需求補充芭樂,也注意攝取份量及方式,更有助促進健康!

▲▼芭樂「這時間點吃」防致癌物形成!超狂9好處曝光 籽別挑掉。(圖/今健康授權提供)

超親民水果王:芭樂!光維生素C一顆就能補足

劉怡里營養師表示,芭樂主要常見可分成土芭樂、白肉芭樂、紅心芭樂三大品種,營養成分含量視品種有所不同,以膳食纖維、鉀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C、葉酸最為突出,又以維生素C、膳食纖維特別亮眼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▲▼蔬菜,蔬果。(圖/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)

▲麥得飲食法以原型食物為主。

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享耆壽96歲,是英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女王,而她長壽養生秘訣就是麥得飲食法,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粉專分享女王1日菜單,主要以原型食物為主,並且列出10種補腦食物,建議大家可以攝取。

高敏敏表示,麥得飲食又稱心智飲食,綜合地中海飲食及得舒飲食,以多吃原型食物、少吃加工食品為主,能幫助控制血壓、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、維持大腦健康、改善認知功能,除了最主要的維持大腦健康、延緩失智還可以幫助抗氧化、減少發炎,蔬果富含植化素、花青素、類胡蘿蔔素跟葉酸等,強大抗氧化力營養,能對抗自由基攻擊、抑制發炎反應,減少有害的β-澱粉樣蛋白,避免失智症、阿滋海默症等疾病。

▲英女王養身秘訣「麥得飲食」,營養師曝關鍵菜單。(圖/截取自高敏敏營養師臉書)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上班族久坐,多少都會有腰痠背痛情形。醫師建議,睡前可適度做伸展,每週2~3次以上,有助於提高睡眠品質、減少腳抽筋及隔天起床時的身體痠痛。

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在「李炎諭醫師的復健聊天室」分享,國外研究發現,許多在辦公室常用電腦的員工,都有下背痛、脖子痛或是手痛情形,並與工作年資、肥胖、工時有相關性。除了減重,要根本性解決問題,還是要從人因工程改善。

美國運動醫學會(ACSM)也建議,每週至少伸展2~3次以上,最好是每天伸展。如此一來,不僅可提高睡眠品質、減少腳抽筋及隔天起床的腰酸背痛情形。

▲睡前做4種伸展姿勢,有助減少腰痠背痛。(圖/李炎諭醫師授權提供)

▲睡前做4種伸展姿勢,有助減少腰痠背痛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▲▼紅絲絨蛋糕。(圖/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)

▲糖分攝取過多不僅容易變胖,中風、心臟病風險也增高。

現代人普遍糖分攝取過多,從早餐1杯紅茶、奶茶,中午1杯手搖飲開始,下午又要甜點零食等下午茶,晚餐後為犒勞自己,來碗豆花或甜湯等飯後甜品少不了,一整天下來的糖分嚴重超標。

糖分攝取過多不僅容易肥胖、皮膚變差,也會導致罹患糖尿病、中風或心臟病等疾病的風險。適時戒糖除了可避免這些情況外,身體也會變得更有精神、思緒更清晰。

《Hello醫師》來敘述為什麼要戒糖,說明糖對身體的3大危害,並分享5個如何戒糖的超有效方法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水腫。(圖/記者李佳蓉攝)

▲盤腿、翹腳都可能導致下肢水腫。

起床時,腿明明是細的,到下午就變粗?醫師表示,可能是4種NG姿勢導致「水腫」惹的禍。若無法避免這些姿勢,建議可嘗試拉筋動作或中醫埋線改善。

拉筋、埋線就能幫助消除下肢水腫!中醫師賴信甫在「賴信甫中醫師.幸福減重室」分享,避免久站、久坐、翹腳、盤腿這4大NG姿勢,可有效預防水腫,但若真的因工作無法避免,可試試以下拉筋動作消腫,長保纖纖細腿。

▲醫師分享消水腫的4種方法。(圖/賴信甫醫師授權提供)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▲▼星巴克,咖啡廳,蛋糕。(圖/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)

▲醫師指出,攝取甜食比吃太鹹還更容易導致洗腎。

台灣洗腎人口超過9萬人,堪稱是「洗腎王國」,甚至每年都在虧損的健保,花最多錢就是洗腎,可說是最燒錢的疾病,相較於癌症花費來得更多,不少人以為這是跟台灣人嗜吃重鹹、重口味食物有關,但事實上並非如此,有家醫科醫師直言,吃太鹹固然會影響腎功能,但吃甜的更容易步上洗腎的後塵,到後來10年的存活率僅剩35%。

近年來國內興起吃拉麵的風潮,甚至有些「拉麵迷」可以天天吃、每周吃,口味還得選濃厚才道地,如此高油、高鹹的吃法讓人不禁覺得,「吃這麼重鹹,長久下來是不是得洗腎?」但答案跟大家想的都不一樣。「事實上,吃甜的更容易洗腎。」根據《常春月刊》報導,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闕壯理受訪時這麼說。

吃甜比吃鹹更傷腎 背後原因為何?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▲▼夏天,防中暑,多喝水,水。(圖/Unsplash)

▲運動補水要補對!運動後若是大量灌水,反而會傷害身體。

大家都知道運動時要多補充水分,但其實運動前2小時就應該要開始喝水,嫚嫚 營養師在粉專分享「運動前中後3階段」補水撇步,運動後若是大量灌水,反而會傷害身體,大家趕快筆記起來!

#運動前2-4小時

緩慢補充水分(每公斤體重 5-10 毫升水分);例如: 一位70公斤的成人,建議緩慢補充350 ml-700 ml水分,若喝完後 2 小時內都沒有產生尿液,或是尿液顏色很深,就代表身體是缺水狀態,建議再持續緩慢補充到尿液呈現淡黃色。另外也提醒,長期飲水量不足的人,口渴的感覺也會變得遲鈍,容易演變成嚴重缺水時才開始感到口渴,對於健康來說會有負面影響,例如: 排尿次數太少,增加泌尿道感染風險,所以建議維持每天定時補水,並觀察尿液顏色,來確保體內水分充足。

#運動中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忙碌、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的現代人,特別愛吃保健食品。根據統計,一年購買金額可興建2.2座台北101,但吃對時間才能使其充分發揮效果。營養師吳佳穎指出,不同的保健品特性與服用時間大不相同,例如各類維生素、魚油及葉黃素飯後或隨餐吃最好;膳食纖維則建議要空腹吃。

很多人常問「保健食品什麼時候吃才對?」鹿港基督教醫院營養師吳佳穎在粉專營養師 拉拉-吳佳穎解釋「空腹、飯後吃、隨餐吃、睡前吃」等文字定義。她說,空腹指的是飯前1小時以上/飯後至少2小時以上;飯後吃為飯後1小時以內;隨餐吃則是吃完保健食品立刻吃飯;睡前吃則是睡前30分鐘內、吃完就去睡。

吳佳穎統整9類保健食品「最佳服用時機」:

飯後或隨餐吃:綜合維生素、維生素ADEK、魚油、葉黃素

飯後或睡前:鈣、鎂片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▲▼食材,蛋,肉,雞肉,牛肉,飯,麵,澱粉。(圖/翻攝PEXELS)

▲平時可改吃玉米、地瓜等根莖類取代米飯。

減醣飲食盛行後,愈來愈多人不敢碰澱粉,一聽到「澱粉」2字就彷彿如臨大敵。營養師表示,其實玉米、地瓜等全榖雜糧類食物,比米食含有更多纖維質、維生素B等,只要注意份量,也能達到減醣效果。

營養師楊斯涵在「楊斯涵營養師的美味生活」指出,玉米、地瓜、南瓜、芋頭等,都是全榖雜糧類食物,比起精緻澱粉,含有更多的纖維質、維生素B群、維生素E、鉀等等,營養密度也比米食類更多元。

▲全榖雜糧類食物比精緻澱粉更為營養。(圖/取自Facebook/楊斯涵營養師的美味生活)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▲彰化皇潮鼎宴販售的水餃跟蘿蔔糕受到消費者的青睞。(圖/記者唐詠絮攝)

▲你煮水餃會加水嗎?

水餃煮起來方便快速,是許多人冰箱裡的常備菜,那你平常都是怎麼煮的呢?一名網友日前在《爆廢公社》好奇問,水餃在水滾後到底要加幾次水?不只吸引許多人分享平時煮水餃的方法,還有在中央廚房工作的網友透露訣竅,照著他的方式煮「絕對會熟,沒必要加水了」。

煮水餃在水滾後到底要不要加水、要加幾次水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做法,有人表示,「冷水中火直接放冷凍水餃,水滾3分鐘撈起」、「水滾後加入冷凍水餃,大滾後加入冷水1碗共3次」、「我都是水滾下水餃,等水再次滾,再加一碗水,水再滾撈」、「加二次水再加5顆冰塊」,還有網友笑說,「我女兒都拿出水餃,大叫:媽~~~水餃就好了」、「叫老公煮就好,沒在管滾幾次...」。

這篇討論也吸引在中央廚房工作的網友分享煮水餃的方法,「水滾下餃子,再一次水滾,就中火持續四到五分鐘,絕對會熟,沒必要加水了。」如果要加可以加點油,避免起鍋時沾黏,他們中央廚房天天做幾萬顆,連鎖門市也從不加水,如果冷凍水餃完全不解凍,料理時間則加一分半鐘一定熟, 屁股完全膨脹朝上即可,至於要不要加蓋,他回覆,加蓋水會滾快一點,但要記得翻蓋看,避免煮過頭。這名網友的煮法也被大讚專業,「你的煮法最正確,我也都這樣煮」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豆芽菜。(圖/Pixabay)

▲豆芽菜纖維質超高。

豆芽菜在台灣是相當普遍的食物,舉凡麵店、小吃店、餐廳都能看到它的身影。由於豆芽菜大多時候都扮演配角,容易讓人忽略,甚至選擇不吃。但其實,豆芽菜營養豐富,熱量低,含有鈣質、維生素C及膳食纖維。

雖然都是豆芽菜,黃豆芽和綠豆芽的營養成分卻大不相同,各有優點。

《Hello醫師》帶你瞭解豆芽菜的營養成分、好處、黃豆芽與綠豆芽的差異、如何挑選未經漂白、化學加工的健康豆芽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難免都會有碰撞、受傷的時候,而你都怎麼處理傷口呢?醫師提醒,從小被教「優碘消毒」是錯誤的觀念,且傷口並不是保持越乾燥越好,處在太過乾燥的環境反而會影響癒合。醫師傳授了正確處理傷口的方式及步驟,若不小心受傷時,就能好好照顧並減少留疤機率。

受傷時的傷口怎麼照顧才對?外科醫師江坤俊在《江P醫件事》指出,許多人會用優碘消毒,再用紗布蓋上,甚至會接到各種叮嚀「傷口千萬不能碰到水」,而這樣的觀念究竟正確與否,醫師也一一解答。首先,使用「優碘」消毒是不建議的,醫師說明,優碘之所以有消毒功能,是因為內含碘的成分,確實可殺菌,但同時也會把纖維母細胞和白血球等殺死,導致傷口癒合受影響。

江坤俊表示,優碘擦久了皮膚也容易染色,總結來說,對傷口恢復和美觀都不佳。至於傷口要保持乾燥的觀念,醫師則說,「不要碰到一般水」是正確的,因為一般的水會有細菌,若傷口接觸容易感染,但同時,國外也曾研究,傷口若是處在濕潤的環境下會恢復得較漂亮,原因在於,細胞需要水才能保持活力。

▲▼醫師提醒,不是每種傷口都需要使用抗生素藥膏。(圖/翻攝自《江P醫件事》)

▲醫師提醒,不是每種傷口都需要使用抗生素藥膏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麻辣火鍋,鴛鴦鍋,火鍋料(圖/記者林世文攝)

▲營養師分享,冰水對於解辣的效果並不大。

被辣到的經驗人人有,此時手邊有什麼冰涼的飲品,二話不說一口灌下,霎那間所有的刺痛一次消除。營養師分享,其實真正能解辣的食物有6種,包括巧克力、牛奶或鹽巴等,而大家認為的有效的「冰水」,僅能短暫緩解,不太能幫嘴巴的辣椒素洗掉,因此下次吃麻辣鍋或不小心被辣到,不妨試試。

營養師蔡濰安在臉書《濰濰營養師 認真生活》分享,人偶爾都會有不小心被辣到的經驗,因為辣椒素會讓舌頭感覺疼痛、有灼熱感,「就是一種痛覺」。大部分人想解辣的第一反應就是拿起水猛灌,但營養師指出,水對於解辣的幫助「並不大」。

蔡濰安介紹6種解辣食物,推薦大家若不小心被辣到可嘗試: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中秋佳節家家戶戶總會來上一次烤肉,慶祝團圓。不過,看在營養師們眼裡,可是既開心又擔憂,因為中秋節相關的美食雖然誘人,吃多了卻會對身體造成影響。對此,營養師陳怡錞列出了6大中秋節容易觸犯的地雷習慣,提醒大家要特別留意,以免快樂歡度中秋後,又要上醫院找醫師報到,得不償失。

Donna營養師陳怡錞在部落格分享,每年中秋節前後,醫院的腸胃科門診人數都會增加,其中又以急性腸胃炎或消化不良為多數,許多都是食物不潔造成。因此營養師也特地整理了6大地雷習慣,在進食之前要特別小心:

1.生鮮肉品與海鮮放在室溫:腸胃炎

陳怡錞表示,烤肉加上聊天賞月,在戶外時間可能長達3至4小時,尤其夏季晚上氣溫仍會出現30度左右,細菌快速生長,還可能因此產生毒素,若食物吃下肚,恐造成細菌性腸胃炎或食物中毒。

因此營養師建議,一定要注意生鮮肉品與海鮮類的保存與衛生,建議可將生鮮食材置於保冰桶內,避免長時間暴露在室溫下,以減少細菌生長。

F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